廉希宪,字善甫,维吾尔族人。他于辛卯年五月二十五在燕地。出生的时候,正碰上他的父亲孝懿公任廉访使的公文刚刚下达。孝懿公高兴地说:“这孩子今后一定能光耀我们的家门,我听说古人因担任某官而获得姓氏,这不正是上天要用廉姓做为我们家族姓氏吗!我们应该顺应天命”于是全族接受了(上天)命名(的廉姓)
廉希宪身材高大魁梧,举止非同寻常。十九岁时,陪侍父亲孝懿公到北边觐见皇帝,(因此)进入朝庭服侍世祖。皇帝也因为他的聪明才智,有庄重的仪容,见解博大精深,就给予了他前所未有的恩宠。
(一次)各位权重的大臣在皇帝面前比试射箭,有一位权贵看着廉希宪,(然后)拿出三只箭,似乎要交给廉希宪(让他射箭)廉公说:“你难道猜想我不会射箭吗?只是我的箭弓稍微软了点”各位权贵把劲弓借给他,廉公三发三中,权贵们都非常吃惊佩服,(赞扬)道:“(廉公)真是一个文武全才,一个有用的书生”
元朝初年,(廉公)被授予平章政事一职。执政的当天,中书右丞刘整因刚刚归顺元朝,担任都元帅一职,随从众多,前往(廉公)家中求见。廉公共有兄弟十人,后来都官至一品。廉公的弟弟蓟国公希贡当时还是个平民,替(刘整)通报。廉公当时正在读书,毫不回答。蓟公出来(后说明情况),刘整恳求(蓟公)再次进去向廉公通报。廉公于是下令撤去所有的坐椅,自己据中坐下,让刘整进来。刘整行礼起身后,在旁边站立廉公不和他说一句话,刘整请求告退,廉公对他说:“这是我私人宅院,你有什么话想要说,明日应当到政事堂去说。”刘整等到出来后,十分羞愧面无人色
过了不久,被滞留在北方的一些南宋的读书人,饥寒交迫,十分狼狈,帽子衣衫破烂不堪。他们拿着自己写的诗文来请求拜见廉公,廉公的兄弟都揶揄嘲笑他们。蓟公又进去替这些当事人通报,廉公赶紧下令摆设坐椅,并且告戒内人准备酒饭。廉公亲自走出大门外,恭敬地迎接他们进来,大家面对面坐在一起,摆上酒菜。廉公非常有礼节的招待他们,并且记录下他们的住址。那些读书人只是说自己生活十分困苦,请求回到南方。廉公第二天就向皇帝汇报了这件事,皇帝也马上答应了他们的请求。
这天晚上,廉公的兄弟们都问他说:“今天来的刘元帅,是皇上倚重信任的人,你反而轻薄的对待他;(而)江南的穷读书人,你却如此厚重地礼遇他们,我们对此不能没有疑问。”廉公回答说:“我是国家的重要大臣,言谈举止、音容笑貌,关系到天下人的看法刘整虽然地位尊贵,但是是一个卖国的叛臣,所以我要让他感到屈服和羞辱,让他知道君臣之义的重要,像这几十个贫寒的读书人,都是学习孔子儒家学说的人,在南宋,他们既不能坐在朝堂上(为官),也不能参加君王的宴会(地位低微),为什么非要把他们拘留在这里呢?况且如今我们的国家从偏远的朔漠崛起,儒家学说不绝如线(岌岌可危),(如果)我们再不尊崇礼遇(这些读书人),那么儒家文化将要被扫地出门了(断绝)。”他是如此的重视继承发扬儒家文化,这对于儒教来说是有很大功劳的。